>>您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2024 -> 推動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鄉風 -> 要聞
        為婚嫁“減負” 為幸福“加碼”
        2025-01-08 07:53:09   
        2025-01-08 07:53:09    來源:寧夏日報

          編者按

          移風易俗,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把鄉風文明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緊迫任務,多次強調要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去年12月,寧夏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月活動,倡導文明新風,摒棄陳規陋習。2024年12月9日至12日,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月集中采訪活動,組織記者赴吳忠市紅寺堡區、鹽池縣、同心縣和中衛市海原縣等地,對“零彩禮”嫁娶模式等進行采訪,深入了解我區移風易俗推進情況。

        彩禮不在高 幸福最重要

          去年7月,家住海原縣鄭旗鄉撒臺村的“90后”回族小伙李進云遇到了難題。

          李進云與內蒙古姑娘馬上榮經過幾年交往,發展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家里人的反對成為他們步入婚姻的一大難關,父親李成孝對兒子娶一位漢族姑娘持反對意見。

          “生活環境不同,習慣也不同,以后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矛盾。”2024年12月12日,李成孝對記者說出了他反對的理由。

          “婚姻最重要的是遇見自己想要共度一生的人,而這個人也正好愿意和我同甘共苦,這是多么難得。”李進云勸說父親。

          在與兒子的交談中,李成孝慢慢接受了兒子的觀點,但是作為一個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在傳統思想的影響下,李成孝心里還是不太舒服。

          “叔,你快來勸勸我爸。”為了徹底做通父母的工作,李進云思前想后,覺得村黨支部書記是最適合做父母思想工作的人,于是找到了村黨支部書記李丙龍尋求幫助。

          “老哥,糊涂啊,這是一樁好姻緣,我們身邊這么多例子,你咋就不睜眼看看,人家生活得多幸福。”李丙龍說,村里網格員和他多次上門溝通,用身邊親戚、朋友中不同民族通婚的真實案例不斷引導、勸說,最終做通了李成孝夫妻兩人的思想工作。在兒子與村干部的勸說下,李成孝最終同意了這門婚事。

          李成孝與親家開始商量結婚事宜時,撒臺村包保人員也聞訊而動,多次上門勸導,發放抵制高額彩禮倡議書、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明白卡”,講解高額彩禮的危害以及因為彩禮發生的各種矛盾糾紛。

        鹽池縣花馬池鎮佟記圈村致富帶頭人李曉飛向記者介紹本村婚俗改革、基層自治情況。(記者 白茹 攝)

          “高額彩禮確實是惡習要抵制,但我們一直就有給彩禮的習俗,我們就按照親家的意思給了8萬元彩禮,還能爭取當個‘低彩禮示范戶’”。李成孝說,他和妻子商量了好幾天,決定既要抵制高額彩禮,又要尊重習俗。

          李進云將工作以來的積蓄作為彩禮送到女方家中時,女方父母卻表示一分錢彩禮也不收。

          “我們本來就是想通過彩禮看看女婿一家的誠意,畢竟女兒遠嫁我們也不放心,但看到女婿的努力,我們也就放心了。”馬上榮母親說,婚姻需要兩個家庭之間的信任和尊重,這錢就用來幫扶孩子們的小家,只求小兩口日子過得幸福美滿。

          去年7月26日,李進云夫婦在雙方父母的祝福下邁入婚姻殿堂,成為鄭旗鄉第一對“零彩禮”新婚夫婦。

          移風易俗,村干部要帶頭作好表率。鹽池縣花馬池鎮佟記圈村黨支部書記李曉飛“零彩禮”嫁兩女的故事,成為全村人學習的榜樣。

          李曉飛有兩個女兒,大女兒2022年5月結婚,當時是親家上門提親,問彩禮要多少,他笑著一口回絕了。2024年5月6日,嫁小女兒的時候,他同樣是“零彩禮”嫁女。

          談到為什么“零彩禮”嫁女,李曉飛認為:“嫁的是愛情,不是彩禮,我是黨員更要帶好頭,要建立一個幸福的小家庭,必須由兩個大家庭共同努力,只要女兒們過得好,我怎么都行!彩禮只是一種形式,兩個人相處融洽、生活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按照村規民約,李曉飛女兒女婿婚禮上的煙酒、飯菜等嚴格按標準執行,實現了喜事新辦,沒有高額彩禮以及大辦婚禮的負擔,現在女兒女婿們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李曉飛經常和親家往來相聚,關系融洽。

        同心縣河西鎮楊河套子村“低彩禮”戶王志林夫婦向記者講述子女娶嫁情況。(記者 白茹 攝)

          彩禮上“減負”,群眾能得到真金白銀的補助。

          “彩禮少要點可以減輕女婿的負擔,女兒結婚后可以不為生活發愁,婚姻肯定會更幸福。”同心縣河西鎮楊河套子村村民王志林告訴記者。

          去年3月,王志林的四女兒王桃與女婿楊兆瑞談論婚嫁時,親家楊國明送來了10萬元彩禮,王志林當場退回2萬元,并陪嫁3萬元,實際收彩禮5萬元。

          “本來準備了十幾萬元用于兒子結婚彩禮,沒想到遇到了通情達理的好親家,大家高高興興地商量后,彩禮也就象征性地要了點兒。”楊國明夫婦笑著說,他們家是從西吉縣搬遷到吳忠市紅寺堡區的移民,這幾年3個兒子上大學,使本就不怎么富裕的家庭更加拮據,親家要“低彩禮”使他們家十分感動。

          “父母的做法很明智,其實無論是彩禮還是嫁妝都不能太高,這樣父母和孩子都不會有太大的經濟負擔,也為以后兒女更好地孝順父母提供保障。”王志林的小女兒王瑞說。

          得知王志林“低彩禮”嫁女的故事后,楊河套子村向王志林兌付了1000元的現金獎勵,并結合其家庭實際情況,將王志林納入本村公益性崗位,還向他兌付勞務獎補2000元。

          同心縣河西鎮鎮長張曉迪說,河西鎮在推進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過程中,將專項治理與產業扶持相結合,各村根據不同發展實際,對“零彩禮”“低彩禮”家庭進行產業扶持方面的傾斜,通過產業發展增加群眾收入,進一步轉變群眾陳舊落后的婚俗觀念。(記者 賀紫瑞)

        移風易俗 “移”出文明新風尚

          近年來,寧夏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群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在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上取得了互促共進的顯著成效。

          通過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寧夏旗幟鮮明地反對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普及科學知識,提高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養,提倡厚養薄葬、文明祭祀,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人情攀比等行為。此外,寧夏聯合相關部門,通過多種媒介集中開展移風易俗專項宣傳,推動紅白理事會培訓、“紅白事”報備、移風易俗志愿服務等活動,引導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通過做好“文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等先進典型選樹,組織開展農村青年婚戀交友活動,及時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切實幫助婦女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維護合法權益。

          2024年12月,全區啟動移風易俗宣傳月活動,通過巡演展演、微電影微視頻公益廣告展播宣傳、農村普法宣傳教育等活動,進一步引導群眾樹立健康向上的文明理念,營造文明鄉風的濃厚氛圍。

          在基層,寧夏涌現出一批“低彩禮”“零彩禮”先進典型。之前,鹽池縣花馬池鎮溝沿村村民楊玉民“零彩禮”嫁了兩個女兒,最近他正在為即將出嫁的小女兒籌備婚禮。楊玉民說,看著大女兒、二女兒小兩口現在的小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他決定也讓小女兒“零彩禮”出嫁。在同心縣舉辦的第二屆移風易俗“好親家”選樹發布會上,共有10戶村民榮獲移風易俗“好親家”榮譽稱號。獲獎代表河西鎮石壩村村民楊金福說:“大女兒出嫁時,男方的20萬元彩禮我沒要,還給女兒6萬元的陪嫁,就是不希望女兒嫁過去后還要還賬,孩子們的負擔很重。”楊金福“零彩禮”嫁女兒的故事,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自去年4月我區開展農村高額彩禮專項治理以來,全區農村共辦理結婚登記4212對,其中“零彩禮”432對、“低彩禮”2329對,“零彩禮”“低彩禮”占比達65.55%,平均彩禮金額7.8萬元,較治理前下降35%。

          目前,寧夏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有效破除了陳規陋習,弘揚了文明新風,不僅提升了群眾的文明素養,也為構建和諧美麗的鄉村環境作出了積極貢獻。隨著這些措施的深入實施,我們期待看到寧夏鄉村煥發出更加文明、和諧的新氣象。(記者 周 昕)

        “小站點”迸發“大能量”

          在寧夏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成為推動移風易俗、文化浸潤行動的重要抓手。鹽池縣花馬池鎮冒寨子村與海原縣西安鎮園河村便是其中的兩個典型代表,它們在文化浸潤行動落實、典型示范引領發揮、治理成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

          冒寨子村通過建立電力愛心超市,創新性地將積分制度與鄉村治理結合起來,激發了村民參與文化活動的熱情。村民們通過參與環境衛生整治、移風易俗宣傳等活動獲得積分,這些積分可以在愛心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有效地促進了村民主動參與村級公共事務,從“臺下看戲”到“臺上唱戲”的轉變。此外,冒寨子村還積極推廣“零彩禮”嫁娶模式,引領婚俗改革的新風尚,為社會注入文明新風。

          2024年12月9日,冒寨子村村民高珠在新一輪積分兌換活動中,用自己積累的50分積分兌換了生活用品。村民王歡高興地說:“這次我用攢下來的積分兌換了一袋大米,以后我要更加積極參與村里組織的活動,努力獲得更多積分。”榮獲“移風易俗”榮譽證書的村民陳蘋也分享了自己的計劃,她說:“這次我打算把50分的積分先存下來,隨后將為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獲得更多積分,希望下一次能兌一個智能電飯煲。”冒寨子村電力愛心超市相關負責人說,通過積分兌換,讓村民得到實惠,提高了他們參與村級公共事務的積極性,鼓勵他們通過參與志愿服務等活動積累積分,進而兌換所需的生活用品。

          園河村特別注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今年以來,海原縣婦聯發揮刺繡這個本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優勢,積極推動鄉村婦女的技能培訓工作,通過繡花和家政服務等內容的培訓,為當地婦女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有效促進了鄉村振興和婦女的自我發展,提高了婦女的文化素養,進一步促進文明鄉風建設。

        海原縣西安鎮園河村村民黃玉寧打理女兒婚房。(記者 白茹 攝)

          2024年12月12日,在海原縣西安鎮園河村村民黃玉寧家中,記者看到在正屋墻上有一幅“家和萬事興”的十字繡裝裱掛畫,畫中色彩絢麗的牡丹花格外引人注目。“這是黃玉寧參加今年縣婦聯組織的繡花培訓后,在農閑時繡的。當時的培訓活動,我們村共有50多名婦女參加,大家不但提升自己的繡花手藝,還能通過婦聯聯系的銷售平臺,將繡好的工藝品賣出,獲得收入。”園河村黨支部書記張學娟說,經過一個月的培訓,心靈手巧的黃玉寧就大膽嘗試、細心琢磨,為女兒出嫁繡出了這么漂亮的工藝品,她和家人都很高興。

          去年,海原縣西安鎮抵制高額彩禮工作成效明顯,通過選樹“低彩禮”示范戶、“零彩禮”示范戶和舉行集體婚禮等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群眾,推動全鎮形成“彩禮降溫、幸福升溫”的文明新風,逐漸形成鄉風文明淳樸、全民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

          “打起鑼來敲起鼓,說說西安新氣象。移風易俗多提倡,記心上,記心上。”……2024年12月13日,看著“文明海原”微信公眾號上,西安鎮組織屬地村民自排自演的方言節目《移風易俗“三句半”》,西安鎮黨委組織委員李駿說,這是去年西安鎮編排的節目,雖然時過境遷,但回憶起一年多時間里鎮上“彩禮降溫、幸福升溫”的變化,他還是很欣慰的。

          西安鎮白吉村村民李研與海城鎮段垣村村民田文麗,兩人自由戀愛,去年7月初決定結婚,在籌備的過程中,受傳統習俗和攀比心理的影響,女方家初步提出了要35萬元的彩禮要求。西安鎮黨委、村委會積極協調,雙方家庭經過深入溝通最終達成共識,女方家主動將彩禮從35萬元降至10萬元,在定親當天,女方家又將彩禮降至8萬元。隨后,在政策支持下,綜合多方考慮,李研母親被優先考慮聘為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這也為西安鎮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樹立了典范。

        鹽池縣花馬鎮冒寨子村,志愿者在積分超市里碼貨。 (記者 白茹 攝)

          說起西安村鄉風民風大有好轉,西安鎮西安村村監委張海洋滔滔不絕。他說,村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了理論政策宣講、移風易俗、環境衛生整治等3支志愿服務隊,村干部、駐村工作隊、返鄉大學生、產業帶頭人等全部化身為文明實踐志愿者,紅馬甲成為了鄉村建設中最亮麗的風景線。“百姓的事要百姓自己管,我們還選樹了婚姻監督員,組織村民代表認真評議修訂完善了村規民約,明確了彩禮金額、宴席標準、隨禮標準,對積極響應移風易俗號召的家庭給予積分獎勵,大家的積極性更高了。”(記者 周 昕)

        【編輯】:石卿
        【責任編輯】:馬江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av野草社区| 亚洲AV午夜成人影院老师机影院|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国产亚洲高清在线精品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77777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电影|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大全| 亚洲丝袜美腿视频| 亚洲老熟女@TubeumTV|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亚洲一级特黄特黄的大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欧洲| 中文字幕亚洲码在线|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第一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男人av香蕉爽爽爽爽|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专区在线视频| 亚洲一级毛片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无码毛片av久久京东热| 亚洲gay片在线gv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丝袜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久久久| 亚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的黄色网| 亚洲av无码片vr一区二区三区 |